第382章 与巴黎和波恩的合作-《阿根廷帝国崛起》


    第(3/3)页

      煤钢共同体成立后,五国的交流越来越密切,但沟通也有一定困难。

      科恩内阁的教育部三年前就制定了阿根廷标准西班牙语,开始对阿根廷境内的语言进行全面统一,专门的机构负责制定西班牙语语法和发音的标准,制定一个更加普适性的班牙语词典。

      圣赫塞当年调侃说道:

      “阿根廷不能没有统一的新西班牙语,就像西方不能没有耶路撒冷。”

      新西班牙语吸收大量外来新词汇,形成阿式西语,就如同美式英语一样。

      新西班牙语以布宜诺斯艾利斯方言为基础,把全阿根廷方言词汇,语法,进行融合汇编,形成统一标准的新西班牙语,在全国推行。

      统一的民族国家成型后,阿根廷语言的发展一直很迅速,但对接巴拉圭和乌拉圭,玻利维亚,输出语言标准是更加细致的工作,需要一种跨地区的书面语,四国的词典汇编,将会形成一部启蒙新词典,形成了一种共同西班牙语。

      新编的词典是免费的,各国教育部可以自由印刷,不需要授权,甚至可以提供成品,阿根廷第一批就印刷了1500万本,由内阁出资。

      这些印刷精良,由语言专家耗时3年汇编的新词典,不仅通俗易懂,而且非常容易入门。

      定价1比索,非常容易就流通开了,迅速成为阿根廷义务教育的一部分。

      低价和高性价比,更加经典通用,取代三国现在的词典。

      很快新学期开始后,这些词典成为新生们人手一册的新书,并迅速扩大到中学,而且在社会上流通开。

      价格虽然比学校高一些,但仍然只需要5比索,而这本词典的成本却超过了20比索,哪怕是盗版,也需要10比索,民间印刷仍然属于非法,但成本问题让他们无利可图,而且非常严格,所以并没有出现盗版。

      在阿根廷,知识的获取变得更加廉价,不管是学费还是书本的价格都在快速降低,普及教育和知识是科恩内阁的重要工作。

      《阿根廷西班牙语法》《阿根廷新语言》《西班牙语正字法大全》等更完善的版本也纷纷出现,推动新语言的流行。

      于此之外,《圣经》等各种西方经典也纷纷使用新的西班牙语言译本,使用更加简单的词汇,各出版社,教育部门也大量使用新语言,促进了语言融合。

      科恩内阁限制新移民大量内部通婚,采取强迫同化政策,把他们统称为阿根廷人。

      这是巨大的难度,整合起来并不容易,好在都是新移民,哪怕是做一些表面工作。

      对乌拉圭和巴拉圭的渗透也在持续进行,教会的作用不低,阿根廷的大主教们开始频繁对三国进行访问和交流,试图在民间形成一股庞大的教会改革思潮。

      新的巴拉那关税同盟,零关税政策正在谈判,这是在阿根廷,玻利维亚,巴拉圭,乌拉圭进行的谈判,目的是降低关税,特别是零关税,但阿根廷目前工业强大,所以需要进行税收分润,否则谈判难以进行。

      底层的教士们也可以进行跨国传教,沟通,组成一个更大的教区。

      阿根廷正迅速完成现代化,工业化和城市化大幅推进,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发展迅速,机械制造水平已经达到了世界二流水准。

      国防军事工业上,优先发展轻型战斗机,直升机,中近程小型导弹、驱逐舰等中端装备,暗地里发展核潜艇,洲际导弹,卫星等高端装备,建立从原材料到总装的完整军工产业链,发展关键部件自主生产能力,降低对外依赖,建设专业化军工园区,实现规模效应。

      引入日本精益生产理念,提高军工产品的效率和质量,实现军工技术向民用领域转化,反哺研发投入,民用工业为军工提供配套支持。

      阿根廷军事工业巩固拉美市场,与巴拉那联盟,建立区域军贸体系,提供灵活付款方式,如易货贸易、资源置换,避开与美苏两个大国的直接竞争,专注中低端市场,突出性价比优势,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

      武器出口与外交战略协同推进,通过军事援助扩大阿根廷影响力。

      而且阿根廷已经在美苏争霸博弈中保持真正的战略自主,坚持国防工业独立自主,拒绝依附美苏。

      更重要的发展集中在电子电器,汽车制造行业,国内的电力网正在完善,电力基本满足工业化需要。

      基本形成了以布兰卡市、布宜诺斯艾利斯、科尔多瓦,罗萨里奥为核心辐射带动全境的发展,绝大多数地区的经济状况大为改善,并且和巴西,奥格兰地区明显拉开差距。

      布兰卡市政厅在进行稳健发展的同时,也在进行工业治理,把污染严重的工厂搬迁到郊区,发展内阁发布的新产业。

      在环境部门的整治下,一条条污秽的城市沟渠,污水横流,臭气熏天,到处都是蚊虫和垃圾,重新变成了清澈的小河流。

      河道清洁后,病菌,蚊虫和老鼠的数量也变少了,城市也更适合普通居民居住。

      布兰卡市郊区发展出一批工业商业发达、城建繁华的工业卫星城镇,很多农民甚至比市民生活更富裕。

      很多城市郊区保留了相当规模的集体经济,使不少阿根廷农民有两份收入,一份是工厂务工收入,另一份是集体分红或自有出租屋租金的收入,生活上有了基本保障。

      布兰卡市把一个农业城市带入了现代工业文明时代,打开了通过赚取外汇推动国家崛起的大门。

      公园数量也在变多,道路两边修建更多的绿化带,还有隔绝噪音的作用,光是布兰卡市现在就有10多万辆汽车。

      未来还会更多。

      阿根廷移民在短期的调整后,继续扩大开放移民,以此扩大人口规模,今年的移民规模已经和美利坚差不多。

      随着大量的华人重回星华联邦,阿根廷移民前往巴拉那联盟其他国家寻找机会,内阁重新加大了对欧美和拉美移民的输入。

      足足30多个沿海沿河城市的大建设需要更多的工人,以及更多的人口。

      这也是一个思想和文化大交换的过程,对于内阁统治有隐患的存在,一个都不能留下,通通清除掉,这是一个国家自我变革的新过程。

      阿根廷需要更多的女性移民,让新生儿人口稳固在250万到300万规模,一年可以出生乌拉圭那么多的人口。

      总结起来,一个家族的崛起,一是大力支持教育,而是多子多福,几代之后必定会有人才出现。

      国家也是如此,如果要发展,除了国土面积和各种资源,剩下的就是人了,人越多越好,国家竞争力越强。

      如果要打击家族和富豪势力,防止权力持续繁殖,那么就需要大力推行生育限制,例如二胎生育这种。

      为了应对未来的婴儿潮,阿根廷教育部开始大规模新成立小学,然后是高中,大学,提前储备教育资源。

      如布兰卡市的小学序号已经超过了60,很多区小学序号也超过了10,如布兰卡第六十八小学,阿尔塔第十二小学,为了给越来越多的学校命名,一些当地知名人物命名,如奥托纪念小学这样的命名。

      而布兰卡市未来的高中数量就需要超过400所,这还是建立在每个学校拥有20个高中班级,每个班50人的理想情况,事实上有的高中规模很小,有的职业高中,职业学校,中专的规模在10-20个班已经属于大学校了。

      巴拉圭和乌拉圭的经济在联盟建立后就重新恢复生机,大量的资金被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

      科恩内阁的半年工作会议上,圣赫塞宣布投资15亿美金用于沿海工业城市发展,未来5年新建设成26个人口超过50万的工业港口城市,新建设计划不包括现有的工业城。

      这些城市将拥有1300万人口,相当于4个拉普拉塔市,而这些城市的人口中将会有五分之一来自于新移民,也就是260万人口,每年超过52万,相当于今年的新移民数量的三分之二。

      未来5年,阿根廷农村每年会有50-100万年轻人重新进入城市工作。

      这是一个庞大的数字,按照人口发展规划,那时候阿根廷总人口将超过8000万,相当于解体前的巴西人口,成为全球第六人口大国,仅次于新华夏,印度,美利坚,苏联和日本。

      在印度尼西亚和巴西解体后,就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在人口上短期内超过阿根廷了。

      阿根廷也可以成为自由贸易市场中的第三大独立国家市场,仅次于美利坚和日本,这一点至关重要。

      那时候不管是法国还是联邦德国,或者英国都是比不上阿根廷市场,加上巴拉那联盟的话,消费市场规模还有可能超过日本。

      这样庞大的市场将承载阿根廷工业化崛起的巨大需求。

      未来打造出一套内循环造血的市场工业系统,阿根廷可以在第三次,第四次工业革命保证稳定发展。

      ……

      就像星华联邦的成立,虽然南洋华族人数不多,但柬埔寨的高棉族,越南的京族,缅甸的缅族,泰国的泰族,菲律宾族都有不少人选择前往,因为这里算得上南洋最和平的国家,这些移民南洋土著已经占据星华联邦的新华族的四分之一左右。

      星华联邦选择通过大规模对国外开放来增加实力,阿根廷也是如此。

      这是极大的冒险,但收益巨大,能够在短时间内扩充实力。

      苏门答腊岛还与加里曼丹岛建立军事同盟关系。

      ……

      科尔多瓦市19世纪因铁路建设和普里梅罗河大型水电站的建立,才推动城市工业化进程,

      科恩内阁重视农业,发展农业。

      今年10月,科恩内阁正式成立库约农业发展委员会,统筹四省的水利设施,发电站建设。

      实现门多萨、圣胡安等四省水利电力设施标准化建设,计划将灌溉面积扩大至潘帕斯草原外围区。

      同时设立科罗拉多河—内格罗河流域管理委员会,统一调派中上游水资源,蓄水,发电,统筹水资源,由内阁部门负责,各省不能直接干涉水资源调配工作。

      像这种的流域管理机构,在阿根廷北方越来越多,如建设中的伊泰普水电站,一期建设投资20亿美金,分5年分拨到位,已经开始进行论证施工。

      1965年,阿根廷在电力建设投资预算超过20亿美金,带动民间投资30亿美金,内阁预算几乎相当于财政支出预算四分之一。

      全阿根廷的水电站,火电站建设审批划归电力部,电网公司进行整合。并网,核电站仍然属于独立运营阶段。

      身为阿根廷的主政者,圣赫塞着实希望阿根廷能日益强大起来,不再屈辱下去。

      要成为强国,需要大量的资源,财政上只进行节流肯定不行,开源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阿根廷本土工业在极限的边缘进行了疯狂的扩张,全面进入国家主导工业化时代。

      1965年阿根廷经济继续快速发展,一大批工业设施建设完成。

      科恩内阁调集资源优先发展了对工业化起到关键支撑作用的重工业和基础工业,通过投资电力、钢铁、采矿、机械、石化、化肥等部门,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

      科恩内阁和下属各省建立国有控股公司控制战略行业,建起了规模庞大的国有经济,配合政治制度改革建立起一套强有力的社会和政治体系。

      加大了对布市,拉潘帕省,布省,科尔多瓦省,圣菲省,雷里奥斯省等核心区的投资,初步建立了工业基础,提高了关键工业品的自给能力。

      


    第(3/3)页